学生活动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人才培养 > 学生工作 > 学生活动 > 正文

《西窗法雨》的点滴感悟

来源: 时间:2015-04-25 点击数:

《西窗法雨》的点滴感悟

刘海波

正如序言所说,开的是"西窗",下的是"法雨"。"窗"小,"雨"也不大。每一个故事虽然仅千余字,却给人一种"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"的感觉。那"雨"不仅"潜入"了"夜",也潜入了我们的"心"。掀起了我们心里的波澜,于是"雨"虽细却大了起来,给心里带来轰动。

篇篇好文章汇成了书,"雨"便成了"湖"。观此书犹如在湖里畅游,自是别有一番情致。说得再好你们也许还是体味不了此书的独特风味,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刘星先生的第一篇文章。

第一场"雨"—苏格拉底的慎重

柏拉图写过不少对话录,里讲述了许多稀奇古怪,在中国人看来不可思议的故事,苏格拉底宁可死而不越狱就是这样一个中国人认为可笑故事。

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。此人述而不作,性格倔强,尤其喜好运用"辩证法"将那些自以为学富五车的人驳得哑口无言。这辩证法与咱们现在知道的不同,它是一种很伤人的辩论技术,分为"讥讽"和"助产术"两部分。具体来说,辩论者首先向对方请教学问,好像自己什么都不懂似的,然后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,逐渐使对方出现前后矛盾的回答,以达到"讥讽"的目的。最后,提问者便直接了当地告诉对方:"其实你并不懂,还是让我来解释所请教的学问是什么。当然,学问在你心里,只是你无法想起来,现在我帮助你回忆,就像帮你生小孩一样。"这样,便开始"助产"。正是因为经常运用这种方式向他人"请教",苏格拉底得罪了一些自以为是的"智者"。于是,这些智者便以荒诞不经的法律控告苏格拉底,并且把他送进了监狱。在狱中,他被判饮毒而死。

前面两段是作者讲述苏格拉底为何被判处死刑的原因。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幽默诙谐的语言技巧。"助产术"一词用得特别好,以助人生产巧妙地让读者明白什么是苏格拉底运用的"辩证法",相信读者看完这部分不禁哈哈大笑,在无意中,它提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。

当然,苏格拉底后来在学生克力等人的安排下,是可以越狱而保住自己生命的,他却选择了死亡。矛盾恰恰就在这里,依照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,既然法律本来就不公正,人们就没有必要去服从它,苏格拉底实在应该堂而皇之越狱而去。

后面作者写到:"这个故事大致揭示了西方法律文化一个方面的深层意识。从古至今,西方人似乎就不像中国人这么‘坚决‘。他们认为,对待自己认为不公正的法律,态度要慎重。理由是,人们要法律,就是想要社会有个方圆,有个秩序。有些法律虽然不好,但如果随意戏弄,就会导致社会的混乱无序。价值判断这东西,有时见仁见智。所以,有些西方人相信,把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人,便容易导致没有理性没有秩序而只有暴力"。从此,我们可以看到,作者通过苏格拉底选择死亡的故事,比较委婉地告诫我们,对待自己认为不好的法律,不要随意戏弄,而要慎重。

整篇文章结合苏格拉底选择死亡的故事,非常含蓄地给读者传递出慎重对待法律的思想,启示并改造者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观。

对于我们刚刚进入法学殿堂的法学生来说,《西窗法雨》不仅仅是以一个个故事增强我们的专业学习兴趣,启示并帮我们树立正确的法律思维,还帮助我们无意识地接触到法律上的专业知识。 如第三篇——法律的缺陷与人的智慧,让我们知道法律不是万能的,虽然法律具有稳定性和明确性的优点,但这也是它的缺点。正是因为它具有稳定性,不能朝令夕改,所以遇到特殊情况便无法随机调整;正是因为它具有明确性,不能模棱两可,所以遇到未曾遇见过的情形,便难以灵活处置。再如第十篇—少数人的权利,它讲到,美国纽约市承认男女同性恋者之间的长期承诺和爱护关系,这让我们了解到,在西方的法律文化中,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法律得以产生的重要依据。但是,西方人还有这样一种观念:法律不仅要关心大多数人,而且要关心少数人,因为法律是跟所有人有关的。还如第十三篇—权利:天生的和永恒的,这篇文章让我们和西方人一样,明白了权利不仅仅只是法律规定的权利,还包括自然的权利,即自然存在、与生俱来的,诸如生命权,人格权等。整本书共70篇文章(不包括附录里的6篇文章)都或多或少地给我们传递着西方法律文化中的知识,当然,并非作者所有的观点或者看法都是正确的,但大多数观点是符合当下我国法学界的认知的,还有许多异于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观点,这样观点也同样启示着我们的思维方式。

从作者全书总结中,可以看出作者几点珍贵的学习心得和个人见解。第一,对法学人的教导:1.学法需要学者从不同利益需要出发进行民主式的交流讨论,而不能单纯地朗读国家法律的文字大书。2.我们不希望"法律诉讼空间"成为有钱人的空间,更不希望钱财可以决定诉讼的命运。纠纷解决的过程是多样的,并非要以"雄辩"为必要条件。第二,对法律发展的期望:苏格拉底选择什么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他的反省。西方法律文化的生机勃勃正是在于它平衡性的自我反省。法律文化的健康发展,正需要人们的不断反省。

总之,本书以亲切家常,平和幽默的手法慢谈西方法律文化,对似乎是信手拈来的法律现象材料进行点拨评说,说的是西方法律文化现象,却时时启蒙中国人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,不着痕迹地调动着读者的思维,去思考中国的问题。

Copyright © 2011-2020  bet365(亚洲版)官网 - 登录入口版权所有

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一号beat365官方网站人文社科楼

邮编:430070

邮箱:wfxy@mail.hzau.edu.cn

  • 文法研究生

  • 青春文法

  • 武汉市阳光